Featured image of post 货币从哪里来

货币从哪里来

Where Does Money Come From? A Guide to the UK Monetary and Banking System

# 核心提示

  1. 后凯恩斯学派,货币内生主导
  2. 货币主要由银行创造,而不是国家
    • 银行可以直接增设会计科目来创造货币
    • 国家货币政策影响是有限的
    • 量化宽松并没有多大作用
  3. 货币供给取决于信贷需求与银行信贷配给
  4. 货币的起源不是能让交易成本最小的媒介,而是政府作为缴付税项的物品
    • 因为能交税,所以被广泛接受
    • 因为国家拥有向公民征税的强制权力,才使记账单位成为货币的主要功能
  5. 货币实质上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体现,货币是政府背书的信用关系
  6. 影子银行有其正面价值
  7. 因为银行实行信贷配给,分类信贷数量理论比货币数量理论更好
  8. 资本主义经济中,银行不断地将一部分流通中的货币转换为自己的股本

# Discussion

# MMT,QE 与信贷数量论

设想一个理想的环境,只有一家银行,所有交易都使用电子货币而非现金,那么这些交易都发生在这一个银行当中,无非是把存款数字从一个账户挪动到另一个账户。银行如何再创造货币?只要在资产和负债两端进行操作就可以。增加借款者负债端的存款,同时增加资产端的贷款,当借款者将新拿到的钱用于交易,就能有一笔新的钱在银行中流动起来,从而增加经济中流通的货币量。放贷一轮轮增加,经济中流通的货币也一轮轮增加。

多家银行也是如此。本土国内的银行无非就是互相结算,跨国交易无非就是本国银行对在国外银行开设的“存款点”进行结算(除了大额汇兑会麻烦一点)。而现金,则可以看作中央银行发放的负债,商业银行使用资金向央行兑换。所以,货币创造过程不是传统的货币乘数,而是依靠商业银行发放信贷。至于限制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准备金,其实并没有起到很大的限制,商业银行依然有很多手段凑足准备金。

所以当信贷繁荣时,经济体系内流动的资金会增加,依照信贷的需求。当然信贷除了流向产业,还会流向金融资产,但流向金融的资产只会推高资产价格,引发通货膨胀,并不能带来生产率的提高。

当经济衰退信贷萎缩,央行就相当于最后信贷需求者,吸收商业银行的信贷需求。但央行的信贷吸收增加一定比不上由于经济衰退带来的信贷需求减少,因为央行的信贷吸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而且银行也很审慎地不会再继续多轮创造信贷,所以经济中流通的货币不可避免会减少,这也是学者怀疑 QE 有用性的原因。2008 经济危机期间,虽然美联储购买了许多国债给银行增加了许多资金,但这些资金都作为超额准备金留在银行内,并没有流通起来。

谈到国债,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既然货币量主要由银行,而不一定需要政府,银行其实可以自行发挥控制体系内流通货币量的职能。只要经济不断发展,银行总是能不断放贷来增加体系内的货币流通量,而不需要基础货币或者印钞,他所需要做的,无非就是在资产端合理加几个零,然后在负债存款端再加几个零,例如银行发行债券,银行将贷款中收到的利息转为资本。这个形态其实和现在的政府发行国债很像,只要政府还在,经济还会不断增长,他就能不断还旧债发新债,不用担心资不抵债的问题,因为政府和银行一样,都会在经济增长中将一部分货币转换为自己的股本。(当然内控要好不能乱花,银行管理也是。)这也是 MMT 的一个思路,发行调整国债是一种货币政策。

# 货币,借贷关系与比特币

归根结底,人们认为银行或政府不会资不抵债,不会还不上钱,是对钱背后这种借贷关系的承认。人们之所以用钱交易,不是因为钱有价值,而是对钱背后的借贷关系的承认。我相信我给你资产所开具的借条,能在其他地方换到我想要的东西。如果我们总是能保证这样的借条能够被兑换,那么每个人其实都是基于自己的信用,来用借条这个能具体体现信用的东西,交换别人的物品与服务,这个借条也就相当于钱,能够在经济体系中流通起来。但因为这种理想情况是不存在的,人是不可靠的,所以我们把期待寄予了最可靠、最强大的债务人——政府,政府发行的钱,即政府的债务。

所以为什么预期很重要,因为预期背后反映的其实还是关系。一旦预期下跌,关系便被冻结,银行之间互相不相信,放贷的流转与准备金之间的拆借也就动不起来。LIBOR 为什么会被终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银行之间的信任关系出了问题,当然也因金融市场对无风险利率的诉求在不断增加。于是,信用更好的国债就成为了回购的抵押品。

政府也会破产,也会失去信用,也会大量印钱。那是否会有非常公正的可靠的信用关系呢?不方便的金银也许是,但当代的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更容易是。数字的基础、算法的基础,只要它被大家承认,只要这其中能体现信用也就是借贷关系,那么它就可以是。

当时和 sxc 聊天,问为什么大家都相信比特币愿意去买愿意去炒作,他告诉我因果反了。正是因为大家都相信它,信任他,无论是交易还是投机,只要他有了信仰之力,就有了立命之本。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Public Test during developer beta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